種子繁殖,先育苗再移栽,多被人工栽培所采用。
1.育苗:播前先整地作畦,高23-33里米,寬126-133厘米,畦間作業(yè)道為2-2.66厘米。采用撒播,每平方厘米0.5克,播后,覆土3-4厘米,經(jīng)常保持土壤濕潤。有春播、夏播和秋播。春播在3月中旬下種,夏播在7-8月果實成熟時,采下立即播種,秋播在10月下旬,所用種子根據(jù)具體情況可進行催芽后播種或不處理播種。春播則將種子催芽后播種;6月上旬(芒種前)可將隔年干種子播種;夏播7月下旬至8月下旬可將當(dāng)年采集水種子播種,目前多采用這種方法。秋播種子也需催芽處理。
2.催芽:將1份種子混攔3份河沙,用新高脂膜600-800倍液噴霧土壤表面,提高出苗率。隨即裝入催芽箱中,置于室內(nèi)或室外適當(dāng)場所催芽,注意經(jīng)常檢查翻倒,控制好溫度和溫度播種,吉林撫松常于6月下旬播干籽(上年采收干藏種子)。
3.移栽:幼苗生長2~4年進行移栽,一般多在3年移栽。如土壤肥力不高,也可再移栽一次。春秋兩季均可移栽,現(xiàn)我國生產(chǎn)區(qū)采取培育二年參苗進行移栽,一是使小苗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肥料和光照,利于參苗生長。二年生的參苗成活率高,因參苗小,易緩苗,生殖生長期增一年,有利于參根增重。一般多采用秋栽,秋栽在10月進行。栽參頭一天把苗起出,栽多少起多少,遠(yuǎn)距離引用,要用苔蘚外包裝。選芽苞肥大、漿足、蘆頭完整、須完整健壯的參苗。參苗消毒用150單位抗霉素、120倍波爾多液等藥液浸種5~10分鐘,勿浸泡芽,取出稍干,用移栽。為了田間管理方便,按參苗大小分成三至七等,一般則分為三等。參苗要用白布蓋嚴(yán),防止風(fēng)吹日曬。栽參畦面用刮板(長26厘米,寬16厘米,下面有薄刃,背呈木梳狀)刮溝,溝底平整或斜坡。將參苗接蘆頭向畦端擺勻,用刮板覆土順參壓好參須,再行覆土。栽到最后一行要倒栽,即蘆頭向畦末端,參須相對。栽完耙平畦面,使畦中略高,以便排水,覆蓋植物秸稈殘葉,并覆蓋土3-6厘米。移栽的株行距、參苗株數(shù)及覆士深度,應(yīng)按參苗大小有所不同。春栽4月中、下旬、宜于越冬芽萌發(fā)前栽完。秋栽10月中、下旬,宜于土壤封凍前栽完。
4.種子播種是生產(chǎn)上采用的主要方法,育苗移栽或直播均可。保護地栽培全年都可播種。北京地區(qū)利用日光溫室栽培,可于初秋收獲種子后即行播種,播后約10天左右出苗。露地栽培以春栽較適宜,早春于3-4月間在溫室育苗,經(jīng)霜后移植露地,或于4月下旬至5月露地直播。土人參的種子很小,以育苗移栽較好,同時播種的地畦必須精耕細(xì)耙,畦土要細(xì)碎,畦面要平整。
手機版